珠江口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研究

被引:32
作者
蔡昱明
宁修仁
刘子琳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杭州
[3]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4] 浙江杭州
关键词
珠江口; 叶绿素a; 初级生产力; 新生产力; 粒径分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5 [水体环境分布];
学科分类号
071004 ;
摘要
1996年 1 2月和 1 997年 8月在珠江河口湾及其毗邻海域对浮游植物生物量、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及其环境制约机制的研究 .结果表明 ,调查海区的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均是夏季高于冬季 ,冬、夏两季的平均值分别为 ( 0 95± 0 4 1 )和 ( 1 0 8± 0 52 ) μg/dm3 ,( 6 9 2± 75 5)和 ( 1 98 7± 1 1 9 1 )mg/(m2 ·d) ,( 1 4 6±0 79)和 ( 3 0 5± 3 0 9)mg/(m3 ·h) .冬、夏两季平均 f -比分别为 0 4 5和 0 38.分级叶绿素a结果显示 ,冬、夏两季均以微型和微微型级分 ( <2 0 μm)占优势 ,其对海区叶绿素a的贡献分别为 79 6 %和 81 6 % ,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分别为 70 7%和89 6 % .调查海区具显著的空间区域化特征 ,叶绿素a和潜在初级生产力的高值出现在冲淡水区的中部 ,向口门区和远岸区逐渐降低 .现场初级生产力的高值出现在远岸区 ,它与复合参数BeZpI0 (Be 为真光层平均叶绿素a ,Zp 为真光层深度 ,I0 为海面光辐射强度 -PAR)呈很好的正相关 ,说明光是研究海区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新生产力冬、夏两季的高值分别出现在交椅湾和伶仃洋西南部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东海春季初级生产力与新生产力的研究 [J].
焦念志 ;
王荣 ;
李超伦 .
海洋与湖沼, 1998, (02) :135-140
[2]   真光层的颗粒动力学──Ⅵ.南海东北部海域上层水体颗粒动力学的示踪研究 [J].
陈敏 ;
黄奕普 ;
陈飞舟 ;
邱雨生 ;
徐茂泉 ;
姜德盛 .
热带海洋, 1997, (02) :91-103
[3]   海洋浮游生物氮吸收动力学及其粒级特征 [J].
焦念志 .
海洋与湖沼, 1995, (02) :191-198
[4]   珠江口水域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周年分布 [J].
黄良民 .
海洋环境科学, 1992, (02) :13-18
[5]  
南海资源与环境研究文集[M].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梁松主编, 1999
[6]  
南沙群岛海域的同位素海洋化学[M]. - 海洋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1996
[7]  
Marine nitrogen: Phosphorus stoichiometry and the global N:P cycle[J] . JOHN A. DOWNING.Biogeochemistry . 1997 (3)
[8]  
Synergistic effects of nitrate and ammonium ion on the growth and uptake kinetics of Monochrysis lutheri in continuous culture[J] . J. Caperon,D. A. Ziemann.Marine Biology . 1976 (1)
[9]  
Pelagic ecosystem structure: compartments of the plankt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lankton size fraction .2 SIEBURTH J,SMETACEKV,LENZJ. Limnol Oceanogr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