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逻辑与政治空间——转型视角下的当代政府信任危机分析

被引:12
作者
林雪霏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比较政治学系
关键词
政府信任危机; 政府认知; 公共期待; 转型逻辑; 政治空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政府信任危机普遍被视为政府能力不足与执政危机的社会反弹,事实上它源自于民众对政府认知与公共期待之间落差形成的相对剥夺感。通过对2008—2011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样本分析发现,从静态层面看,由于公众对政府认知存在"公权力私化"的刻板印象和塔西佗陷阱,而在公共期待上既保持对于父爱政府的强烈迷信与期待,又要求市场经济的有限政府和善治理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公众对于政府实际效用评价的落差。从动态层面看,这种落差的扩大并未导致社会的刚性断裂,反而强化了多元主体的参与意识和策略选择。这场危机的真实样态凸显出中国政治社会在宏观逻辑和微观机制转型上的冲突和融合。在宏观逻辑上表现为从计划经济逻辑向市场经济逻辑的转变,从全能主义逻辑向委托—代理的契约逻辑的转变。而在微观机制上则表现为国家与社会脱嵌过程中政治空间的形成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博弈和学习的互动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重建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化的路径之一 [J].
萧功秦 .
探索与争鸣, 2012, (05) :23-28
[2]   政府公信力概念的三个维度:以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为视角 [J].
王向文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2, (03) :76-81
[4]   论政府公信力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J].
杨运秀 .
江汉论坛, 2011, (05) :21-23
[5]   穿越官员“自杀悬疑”雾霭 [J].
董瑞丰 .
瞭望, 2010, (01) :18-18
[6]   大转型:中国的双向运动 [J].
王绍光 .
社会观察, 2008, (10) :41-42
[7]   论政府信任的概念内涵、形成因素与政治功能 [J].
李砚忠 .
行政论坛, 2007, (03) :13-17
[8]   在历史的坐标中看信任——论信任的三种历史类型 [J].
张康之 .
社会科学研究, 2005, (01) :11-17
[9]  
大转型.[M].(英) 波兰尼;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0]  
经验与理论.[M].(美) 黄宗智;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