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核不育材料Shaan-GMS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

被引:10
作者
胡胜武
刘胜毅
于澄宇
郭学兰
赵惠贤
胡小加
路明
刘越英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3]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4]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陕西 杨凌
[5] 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6] 湖北 武汉
[7] 陕西 杨凌
[8] 湖北 武汉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Shaan-GMS; 显性核不育基因; RAPD标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03.5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825条10碱基随机引物对甘蓝型油菜Shaan-GMS转育的杂合近等基因系220AB的可育群体和不育群体进行PCR扩增,其中632条引物共扩增出2043条带,引物BA1102在220AB的可育群体及不育群体间扩增出2条多态性条带,BA1102.500只在220AB的不育群体中出现,BA1102.1000在220AB的不育群体中缺失。进一步对单株PCR分析表明,15株不育株都扩增出了BA1102,500条带;未扩增出BA1102.1000条带,而15株可育株的扩增结果相反,说明BA1102.500是与Shaan-GMS的显性核不育基因Ms相连锁的阳性带。在恢保关系相同的双显性核不育材料6CA的F1可育和不育群体中,BA1102未获得多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 / 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甘蓝型油菜胞核雄性不育材料H90S的遗传研究 [J].
王华 ;
汤晓华 ;
赵继献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1, (04) :12-16
[2]   分子标记在芸薹属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J].
胡胜武 ;
赵惠贤 ;
路明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1, (04) :83-87
[3]   用RAPD标记分析中国和捷克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 [J].
胡胜武 ;
赵惠贤 ;
于澄宇 ;
J.Ovesna ;
V.Kucera ;
M.Vyvadilova ;
L.Kucera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1, (01) :2-7
[4]   甘蓝型油菜新型不育材料Shaan-GMS的遗传研究 [J].
胡胜武 ;
于澄宇 ;
赵会贤 ;
柯桂兰 .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6) :63-67
[5]   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核显性雄性不育系黔油2AB的选育附视频 [J].
王通强 ;
田筑萍 ;
黄泽素 ;
魏忠芬 ;
邵明波 .
贵州农业科学, 1999, (05) :14-18
[6]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 [J].
王华 ;
汤晓华 ;
戴凤 .
贵州农业科学, 1999, (04) :64-67
[7]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Ⅰ.隐性核不育系9012A的遗传 [J].
陈凤祥 ;
胡宝成 ;
李成 ;
李强生 ;
陈维生 ;
张曼琳 .
作物学报, 1998, (04) :431-438
[8]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的基因型分析及利用途径探讨 [J].
孙超才 ;
方光华 ;
赵华 ;
王伟荣 ;
钱小芳 ;
李延莉 .
上海农业学报, 1997, (01) :11-15
[9]   一个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材料的选育及利用研究 [J].
董云麟 ;
杜禾 .
西南农业学报, 1993, (04) :6-10
[10]   杂交油菜选育研究 Ⅰ.S455核不育两用系的选育 [J].
罗鸿源 ;
何采平 ;
黄泽素 ;
魏忠芬 ;
黄苇 .
贵州农业科学, 1992, (0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