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外源铜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陆晓辉
黎成厚
涂成龙
机构
[1] 贵州大学生物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
[2] 贵州大学生物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 贵州贵阳 
[3] 贵州贵阳 
关键词
有机物料; 有效性铜; 土壤污染; 方差分析; 模拟试验;
D O I
10.15958/j.cnki.sdnyswxb.2004.01.002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将4种有机物料加入模拟铜污染(200mg·kg-1)的黄壤和棕壤中,进行180d的室内恒温培养试验,测定了不同培养时期各处理的有效铜含量,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4种有机物料相比较,腐殖酸含量高的泥炭和风化煤能显著降低铜污染土壤的有效铜含量,且泥炭的作用强于风化煤;不含腐殖酸的玉米秸秆和鲜猪粪对铜污染土壤铜有效性的影响比较复杂。对添加量而言,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黏质黄壤,较低添加量即可明显影响铜的有效性;而有机质含量相对低的壤质棕壤,则需要较高添加量才能明显影响铜的有效性。从时间上看,在培养的0~90d内,有机物料对黄壤中铜有效性的影响比较显著;而在培养的0~45d内,有机物料对棕壤中铜有效性的影响比较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有机物质种类对污染土壤铜形态及活性的影响 [J].
陈世俭 ;
胡霭堂 .
土壤通报, 2001, (01) :38-40+46
[2]   泥炭和堆肥对几种污染土壤中铜化学活性的影响 [J].
陈世俭 .
土壤学报, 2000, (02) :280-283
[3]   有机物料对土壤中外源铜形态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J].
陈建斌 ;
高山 .
农业环境保护, 2000, (01) :38-40
[4]   稻草和紫云英对土壤外源铜的形态及生态效应的影响 [J].
王果 ;
陈建斌 ;
高山 ;
许光明 ;
黄功标 .
生态学报, 1999, (04) :551-556
[5]   有机物质添加量对污染土壤铜形态及活性的影响 [J].
陈世俭 .
土壤与环境, 1999, (01) :22-25
[6]   有机质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J].
陈世宝 ;
华珞 ;
白玲玉 ;
韦东普 .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7, (03) :27-30+49
[7]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M].夏立江;王宏康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8]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9]  
腐殖质化学.[M].(美)F.J.斯蒂文森(F.J.Stevenson)著;夏荣基译;.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
[10]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编.科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