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

被引:39
作者
陈荷生
机构
[1] 水利部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 
关键词
太湖; 底泥; 生态疏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851 [疏浚(河床整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指出:①太湖底泥是湖体水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也是重要的内污染源.②在湖泊外源污染得到一定控制后,以减少内源污染负荷为目的的生态疏浚是控制内源污染效果较为明显的工程措施.③太湖底泥疏浚属水生态整治工程,以最大可能取走污染物、改善水生态环境为控制目标,生态疏浚是局部的薄层精确疏浚.经采用生态调查方法,查明太湖底泥总蓄积量为19亿m3.主要疏浚范围是底泥厚且污染重的重点功能湖区,如梅梁湖、贡湖等.依据太湖底泥的污染特性,疏浚深度以40~50cm为宜,并应为后续生物修复技术介入创造必要的生态环境条件.密闭无扰动抽吸式头部掘进是关键,冬初至春末为最佳施工期.排泥场防渗、尾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淤泥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是生态疏浚的环保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54 +54-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太湖沉积物悬浮的动力机制及内源释放的概念性模式 [J].
秦伯强 ;
胡维平 ;
高光 ;
罗敛葱 ;
张金善 .
科学通报, 2003, (17) :1822-1831
[2]   太湖湖内综合治理技术 [J].
陈荷生 ;
江溢 ;
宋祥甫 ;
邹国燕 .
水利水电技术, 2002, (12) :46-49+55
[3]  
太湖底泥蓄积量估算及分布特征探讨.[J].范成新;刘元波;陈荷生.上海环境科学.2000, 02
[4]  
太湖底泥蓄积量估算及分布特征探讨.[J].范成新;刘元波;陈荷生.上海环境科学.2000, 02
[5]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金相灿;屠清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