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播种对耐高温东北粳稻农艺性状的影响及耐热性评价

被引:12
作者
于江辉 [1 ,2 ]
赵森 [1 ]
周浩 [1 ]
孟秋成 [1 ]
蒋建雄 [2 ]
肖国樱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2]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粳稻; 早稻; 农艺性状; 高温热害; 耐热性评价; 抽穗开花期; 分期播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5份耐高温东北粳稻("东稻2号"、"东农03-33"、"东农415-1"、"合江195"和"吉粳3")为材料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水稻试验站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播种日期分别为2011年3月20日、3月30日、4月9日、4月19日、4月29日、5月9日、5月19日和5月29日),研究了分期播种对供试材料株高、主穗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分析了自然温度与结实率的关系,评价了供试材料在抽穗扬花期的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各品种播始历期逐渐变短,不同播种期间的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单株产量变异幅度较大,而株高、主穗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在不同播种期间的变异幅度较小。结实率与日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均呈负相关,"合江195"结实率受温度影响最小,"东稻2号"、"东农03-33"、"东农415-1"的结实率与温度显著相关(P<0.05),"吉粳3"为极显著相关(P<0.01)。回归分析发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结实率与温度呈二次曲线关系,且日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对结实率的影响具有一致性。抽穗扬花期遇到高温的各播种期处理材料,除"东农03-33"5月29日播种结实率为58.7%、"吉粳3"5月19日播种结实率为52.5%外,其他材料结实率均在64.9%~75.1%之间,表现出较强的耐热性。综合分期播种的田间农艺性状表现和各材料结实率与自然温度之间的关系,认为"东稻2号"和"合江195"适合作为早稻在湖南种植。
引用
收藏
页码:1037 / 10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抽穗开花期高温对东北粳稻花粉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 [J].
于江辉 ;
赵森 ;
周浩 ;
孟秋成 ;
蒋建雄 ;
肖国樱 .
湖南农业科学, 2012, (05) :1-4+8
[2]   中国常用水稻保持系及恢复系开花灌浆期耐热性评价 [J].
符冠富 ;
宋健 ;
廖西元 ;
章秀福 ;
熊杰 ;
王熹 ;
乐明凯 ;
陶龙兴 .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 (05) :495-500
[3]   抽穗扬花期高温对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RIL47结实率的影响 [J].
周浩 ;
胡文彬 ;
王作平 ;
彭克勤 ;
肖国樱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1, (01) :69-74
[4]   开花期高温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花粉萌发和结实的影响 [J].
郭晶心 ;
曾文智 ;
周宝津 ;
卢浩荣 ;
陈庚平 ;
唐辉武 ;
周少川 ;
刘耀光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1 (02) :50-53
[5]   中稻花期致害高温主导的田间气象特征及其对不同杂交组合水稻结实的影响 [J].
童志婷 ;
李守华 ;
段维新 ;
邓运 ;
田小海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8, (05) :1163-1166
[6]   高温对粳稻品种发芽及幼苗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J].
许红云 ;
许为军 ;
谭学林 .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03) :593-596
[7]   超级杂交稻国稻6号对开花结实期高温热害的反应 [J].
陶龙兴 ;
谈惠娟 ;
王熹 ;
曹立勇 ;
程式华 .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5) :518-524
[8]   水稻开花期花粉活力和结实率对高温的响应特征 [J].
张彬 ;
芮雯奕 ;
郑建初 ;
周博 ;
杨飞 ;
张卫建 .
作物学报, 2007, (07) :1177-1181
[9]   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和小穗育性及稻谷粒重的影响 [J].
罗丽华 ;
刘国华 ;
肖应辉 ;
唐文帮 ;
陈立云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593-596
[10]   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J].
郑建初 ;
张彬 ;
陈留根 ;
杜群 ;
秦永生 ;
宋健 ;
张卫建 .
江苏农业学报, 2005, (04) :24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