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法治道路的逻辑展开——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被引:7
作者
封丽霞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法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D O I
10.14119/j.cnki.zgxb.2020.02.012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0305 ; 030503 ;
摘要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判断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历史方位的重要依据,能否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又关乎法治事业的全局。不同"质"的社会主要矛盾,需用不同"质"的思维与方法加以解决。在不同时代背景之下,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不一样,党和国家用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目标与方式亦实现整体性转换,法治建设的地位与功能往往也大相径庭。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与判断的三次历史性演变,新中国法治亦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法制"到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法制",再到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以及党的十八大之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进步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主要矛盾 [J].
陈金钊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 39 (05) :100-106+2
[2]   人的需要、社会主要矛盾与法治保障 [J].
龚廷泰 .
法学, 2018, (08) :124-134
[3]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及其应对 [J].
刘须宽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7, (11) :83-91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新飞跃 [J].
张文显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7, 23 (06) :2-2
[5]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与党治国理政主题的关联性分析 [J].
盛明科 ;
蔡振华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9 (04) :32-39
[7]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及启示 [J].
常春 ;
张荣华 .
思想理论教育, 2015, (02) :43-47+104
[8]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J].
习近平 .
求是, 2015, (01) :3-8
[9]   中国改革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运用与发展——论邓小平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五大贡献 [J].
庞元正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 (01) :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