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释放负离子功能室内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被引:24
作者
吴仁烨 [1 ,2 ]
邓传远 [3 ]
王彬 [2 ]
黄德冰 [1 ]
林丽 [3 ]
黄建民 [3 ]
郑金贵 [1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
[2]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3]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关键词
室内植物; 负离子; 种质资源; 室内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8 [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通过对植物释放负离子的研究,筛选出可产生较高浓度负离子的室内植物,以保持和提高室内环境的负离子浓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密封的玻璃室(80cm×80cm×80cm)内对天南星科、百合科等25个科中的36种植物释放的负离子浓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桑科的琴叶榕(Ficus lyrata)产生的负离子浓度最大达76ion/cm3,景天科的玉树(Crassula portulacea)最低为26ion/cm3。以全天的均值来看,蓬莱松(Asparagus myrioeladus)和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的负离子浓度为43ion/cm3最高,是对照试验的2.4倍。大部分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负离子浓度都表现出白天时段高于夜晚时段。植物在不同时段产生的负离子浓度值除个别植物变化幅度较大外,大部分植物在全天的浓度值都较为平稳。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脉冲电场介导的植物空气负离子发射的倍增效应及其意义 [J].
杨运经 ;
习岗 ;
张社奇 .
大学物理, 2009, (12) :39-42
[2]   中国人居空间环境污染状况及防治策略——室内、汽车、冰箱的污染情况及防治方法 [J].
韦玉良 ;
王鲜先 .
内蒙古环境保护, 2006, (01) :23-27
[3]   旅游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的研究进展 [J].
章志攀 ;
俞益武 ;
孟明浩 ;
孔邦杰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 (01) :103-108
[4]   北京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 [J].
邵海荣 ;
贺庆棠 ;
阎海平 ;
侯智 ;
李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3) :35-39
[5]   广西部分景点地面上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分布规律 [J].
蒙晋佳 ;
张燕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3) :25-27
[6]   空气离子实验与临床研究新进展 [J].
李安伯 .
中华理疗杂志, 2001, (02) :53-56
[7]   森林与空气负离子 [J].
邵海荣 ;
贺庆棠 .
世界林业研究, 2000, (05) :19-23
[8]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中的空气负离子研究 [J].
钟林生 ;
吴楚材 ;
肖笃宁 .
生态学杂志, 1998, (06) :57-61
[9]   空气离子生物学效应研究的进展 [J].
李安伯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3, (01) :103-108
[10]  
空气离子研究近况[J]. 李安伯.中华理疗杂志. 198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