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松多榴辉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及锆石中的包裹体

被引:36
作者
徐向珍 [1 ]
杨经绥 [1 ]
李天福 [1 ]
陈松永 [1 ]
任玉峰 [1 ]
李兆丽 [1 ]
石玉若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
关键词
锆石; 矿物包裹体; SHRIMP U-Pb测年; 榴辉岩; 拉萨地块;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拉萨地块榴辉岩样品中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值为(242.4±15.2)~(291.9±12.8)Ma,平均261.7Ma±5.3Ma。所有锆石均含有大量的包裹体,主要分布在锆石核部。最常见的矿物包裹体是石榴子石,其次为石英、磷灰石、金红石和绿辉石,可见角闪石、榍石、多硅白云母和钠长石。包裹体具3种组合:榴辉岩相(Grt+Omp+Rt+Phe)、角闪岩相(Amp+Spn+Ab)和不确定相(Qtz+Ap)。锆石中的矿物包裹体与岩石中对应矿物的成分相同。包裹体集中在锆石核部和榴辉岩相矿物的大量出现表明锆石生长发生于变质峰期或峰期之后不久。锆石的Th/U比值均很低,具变质成因锆石的典型特征。区域地质资料对比表明,榴辉岩的原岩可能形成于石炭纪—二叠纪早期,是古特提斯洋盆裂解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340 / 135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西藏申扎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冈瓦纳相腕足类动物群再研究
    詹立培
    姚建新
    纪占胜
    武桂春
    [J]. 地质通报, 2007, (01) : 54 - 72
  • [2] 中国境内可能存在一条新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发现榴辉岩带
    杨经绥
    许志琴
    耿全如
    李兆丽
    徐向珍
    李天福
    任玉峰
    李化启
    蔡志慧
    梁凤华
    陈松永
    [J]. 地质学报, 2006, (12) : 1783 - 1792
  • [3] 藏东碧土地区古特提斯主洋盆中的亚速尔型洋岛玄武岩
    吴根耀
    [J]. 地质通报, 2006, (07) : 772 - 781
  • [4] 藏东左贡地区碧土蛇绿岩:古特提斯主洋盆的地质记录
    吴根耀
    [J]. 地质通报, 2006, (06) : 685 - 693
  • [5] 甘肃北山地区榴辉岩的变质年龄:来自锆石的U-Pb同位素定年证据
    杨经绥
    吴才来
    陈松永
    史仁灯
    张建新
    孟繁聪
    左国朝
    吴汉泉
    Elena Constantinovskaya
    [J]. 中国地质, 2006, (02) : 317 - 325
  • [6] 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
    许志琴
    杨经绥
    李海兵
    张建新
    曾令森
    姜枚
    [J]. 中国地质, 2006, (02) : 221 - 238
  • [7]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李才
    翟庆国
    董永胜
    黄小鹏
    [J]. 科学通报 , 2006, (01) : 70 - 74
  • [8]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0~4500米变质岩石锆石中保存的超高压矿物包体
    刘福来
    许志琴
    薛怀民
    孟繁聪
    [J]. 岩石学报, 2005, (02) : 277 - 292
  • [9] 西藏羌塘角木日地区二叠纪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意义
    翟庆国
    李才
    程立人
    张以春
    [J]. 地质通报, 2004, (12) : 1228 - 1230
  • [10] 南苏鲁毛北地区片麻岩锆石中的特殊矿物包体:指示>120 km深俯冲的证据
    刘福来
    [J]. 岩石学报, 2003, (03) : 479 - 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