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差异的动态演化及形成机理研究——基于广东省1994-2008年地区面板数据

被引:6
作者
唐明琴
机构
[1]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异; 差异形成机理; β收敛; C-D生产函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目前经济学界和政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静态分析显示,1994年以来,广东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高于全国水平,是泛珠三角区域最严重的省份。其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96年之前地区经济不平衡呈平缓态势,1997-2006年不平衡态势加重,2007年之后加重势头得以遏止。动态分析显示,考察期内广东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动态缩小趋势,只是速度相当缓慢,从而使静态加重趋势未能得到迅速逆转。研究表明,广东虽然总体上属于国内发达地区,但省内各地区经济差距却高于全国水平;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重点在于缩小三大经济区之间的差距;加快山区和两翼的产业结构转型步伐,提高二、三产业占比是缩小广东地区经济差异的有效途径;人口负担率居高不下,并且呈现上升趋势,是困扰山区和两翼经济发展从而加剧地区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扭转其升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区域差异多指标测度 [J].
武春光 ;
于成学 .
统计与决策, 2008, (18) :114-116
[2]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分解 [J].
西献新 ;
王良健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5) :51-56+65
[3]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及其演化的产业变动因素 [J].
敖荣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7, (04) :420-424
[4]  
中国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M].沙安文; 沈春丽; 邹恒甫; 主编.人民出版社.2006,
[5]  
计量经济学导论.[M].(美)J.M.伍德里奇(JeffreyM.Wooldridge)著;费剑平;林相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