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共事件中大众建构话语权的政治机会结构分析——以“湖北仙桃垃圾焚烧发电事件”为例

被引:11
作者
陈丹丹
马晨晨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环境公共事件; 大众话语权; 政治机会结构; 垃圾焚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50302 ;
摘要
理性建构大众话语权,对于推动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治机会结构着重强调政治环境因素,为我国愈发频繁的环境公共事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解释工具,本文结合"湖北仙桃垃圾焚烧事件"并将理论进行本土化改造,重新梳理相关机会变量,将其分为现实性政治机会和补给性政治机会,前者包括"生态文明战略安排为环保行动提供合法性""政府信息公开不透明诱发大众真相假设";后者包括"媒体作为不当或不作为使特定主体丧失话语领导权""环保行动组织的支持"。最后本文将论述政府、媒体及大众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根据话语权建构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广告舆论虚伪本质的批判分析 [J].
陈相雨 .
当代传播, 2017, (05) :97-99+103
[2]   “政治机会结构”视域下环境邻避运动的发生逻辑及其治理——基于双案例的对比分析 [J].
王刚 ;
毕欢欢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02) :97-106
[3]   网络集群行为动员:场域、策略及其风险 [J].
陈相雨 ;
张卫 .
江海学刊, 2016, (06) :226-233
[4]   政治机会结构与民众抗争行为的策略选择——基于兰州市宋村集体土地纠纷的案例研究 [J].
文宏 ;
戚晓雪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 (05) :25-37+154
[5]   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衡量维度 [J].
聂智 ;
邓验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 45 (05) :69-74
[6]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形成的中国逻辑及其治理——一种基于网民视角的分析 [J].
陈相雨 .
阅江学刊, 2013, 5 (05) :95-102
[7]   网络赋权与环境抗争 [J].
王全权 ;
陈相雨 .
江海学刊, 2013, (04) :101-107+238
[8]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述评 [J].
张晓杰 ;
耿国阶 ;
孙萍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2013, (02) :45-50
[10]   “政治机会结构”视角下的中国环境运动及其战略选择 [J].
郇庆治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 (04) :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