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哲学发展三题

被引:9
作者
胡定荣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学哲学; 性质; 主题; 思维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2 [教育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学哲学的发展,有赖于对教学哲学的性质、主题和思维方式的重新认识。对教学哲学的性质的理解,需要从把教学哲学作为教学科学的科学转向对教学科学的反思批判;对教学哲学主题的理解,需要从教学认识论研究转向以学生生存发展为本的教学认识论研究;教学哲学的思维方式,需要从本质主义思维转向现实关系思维。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以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育 [J].
韩震 .
中国高等教育, 2004, (06) :25-26
[2]   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 [J].
石中英 .
教育研究, 2004, (01) :11-20
[3]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向”的思考 [J].
林剑 .
哲学研究, 2003, (11) :13-18
[4]   当代知识论:概念、背景与现状 [J].
陈嘉明 .
哲学研究, 2003, (05) :89-95
[5]   反思·定位·回归:论“教学认识论” [J].
张广君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5) :37-42
[6]   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J].
韩震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3) :113-117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创新与发展[J]. 夏甄陶.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6)
[8]   教学认识论三题 [J].
王本陆 .
教育研究, 2001, (11) :61-64
[9]   怎样理解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J].
孙正聿 .
哲学研究, 2001, (01) :3-9+79
[10]   范式转换: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人类学——近五十年中国主流哲学的演变及其逻辑 [J].
王南湜 .
南开学报, 2000, (06)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