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技术支持下的招远市农村居民点居住适宜性研究

被引:11
作者
傅新 [1 ]
梁柏柳 [2 ]
韩荣青 [3 ]
李小娟 [1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聊城市国土资源局
[3]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济南
关键词
居住适宜性; GIS;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招远市;
D O I
10.19789/j.1004-9398.2009.03.020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山东省招远市为例,选取678个行政村中的881个评价单元,采用专家集成法确定了10个影响因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为农村居民点居住适宜性现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推求出各评价因子权重.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及相对值法对农村居民点的居住适宜性分别进行单指标分析和综合评价,将居住适宜性分为四个等级,其中有77个行政村的居住适宜性极差.最后,采用人均居民点用地标准测算法计算14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结果表明,整理潜力很大,总计1 403.67公顷.本文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的居住适宜性,并进行了整理潜力分析,为招远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乡镇土地管理.[M].潘其泉;黄华明主编;.地质出版社.2001,
  • [2] 计量地理学概论.[M].王洪芬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 [3] 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的区位分析
    姜广辉
    张凤荣
    周丁扬
    赵婷婷
    谢志丹
    [J]. 资源科学, 2007, (02) : 109 - 116
  • [4]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和整理
    姜广辉
    张凤荣
    颜国强
    宋伟
    [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5, (04) : 60 - 65
  • [5] AHP法在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构建中的应用——以甘肃省定西县为例
    邵波
    李勇进
    陈兴鹏
    不详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2) : 22 - 24+32
  • [6] 基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析
    田光进
    [J]. 遥感信息, 2003, (02) : 32 - 35
  • [7]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查与思考
    葛雄灿
    张三庆
    [J]. 经济地理, 2002, (S1) : 100 - 104
  • [8] 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特征
    田光进
    刘纪远
    张增祥
    周全斌
    张宗科
    赵晓丽
    谭文彬
    [J]. 遥感学报, 2002, (04) : 307 - 312+326
  • [9]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模式及政策选择.[D].高燕.浙江大学.200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