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体系建构主义身份理论的概念与逻辑

被引:32
作者
季玲
机构
[1] 外交学院东亚研究中心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角色身份; 集体身份; 个体导向; 关系导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亚历山大·温特体系建构主义框架下的身份理论至今仍然是国际关系理论界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身份理论,但是温特的身份理论在概念运用的合理性和逻辑推演的自洽性上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困境。作者将温特的身份理论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科学背景中予以考察,结合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内身份研究的相关成果,指出温特理论建构中的结构主义和认知主义本体倾向是造成其理论存在概念与逻辑困境的根源。同时,在比较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了温特将具有文化特殊性的个体导向社会身份普遍化的错误做法,尝试提出与个体导向社会身份相对应的关系导向社会身份的概念。关系导向的社会身份概念有助于克服温特身份理论的结构主义、认知主义本体倾向,恢复社会身份的情感意义和行为体的情感施动性,为推进建构主义身份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更为开阔和包容的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92+158 +158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文化、文明与世界政治:不断深化的研究议程 [J].
秦亚青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 (11) :4-15+154
[2]   国际体系的延续与变革 [J].
秦亚青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0, 27 (01) :1-13
[3]   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 [J].
秦亚青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3) :69-86+205
[4]   心身二元与科学之科学——笛卡尔科学哲学思想再探 [J].
炎冰 ;
严明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3) :15-22
[5]   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 [J].
周晓虹 .
社会科学, 2008, (04) :46-53+187
[6]  
笛卡尔的错误[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美) 达马西奥, 2007
[7]  
乡土中国[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 2006
[8]  
儒家关系主义[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黄光国著, 2006
[9]  
建构安全共同体[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加)阿米塔·阿查亚(AmitavAcharya)著, 2004
[10]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亚历山大·温特(AxexanderWendt)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