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采油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20
作者
冯庆贤
陈智宇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大港区
关键词
高温; 采油; 微生物; 菌种; 筛选; 性能评价; 影响因素; 矿场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 [采油工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耐高温采油微生物菌种的筛选方法和培养基配方。在高温条件下对菌种4个方面的性能进行了评价:①生长性能:恒温水浴振荡接种量为5%的培养液,5d后菌浓度增加了一个数量级;②代谢性能:分析了菌作用油后的发酵液中的代谢产物。表面活性剂类型为多元酮,浓度为0.33%~0.64%;混合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H4和CO2,每100mL产气量为9~16mL,有机酸含量为0.16%~0.24%;③改善原油性质:菌作用后油的蜡胶含量下降,油的降黏率为28.90~66.2%;④非均质岩心菌液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菌液驱油效率较水驱平均提高5.4%。实验分析了影响菌作用原油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菌和酵母粉浓度、配制培养基所用水的矿化度和酸碱度;对比了烃和糖蜜培养基作用原油的效果和不同性能菌的复配效果。矿场试验中提出了实际菌用量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应用。矿场15口井的试验结果表明,成功率69.2%,平均每吨菌液增油145.1t。图3表1参5(冯庆贤摘)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2+112 +112-1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实例译文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陈智宇等译, 1996
[2]  
国外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论文选[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正卿等编译, 1996
[3]  
微生物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蔡信之主编, 1996
[4]  
石油微生物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美)阿特拉斯(Atlas,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