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向日葵等作物连作障碍与轮作效应机理的研究初报

被引:53
作者
于贵瑞
陆欣来
韩静淑
王德身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3]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大豆连作; 草木犀; 轮作区; 向日葵; 作物连作障碍;
D O I
10.13292/j.1000-4890.1988.001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连作障碍与轮作效应是生产上的重要问题。Plenk(1759)、De.Candolle(1832)、Danbeny(1945)、Uslar(1852)等关于连作障碍机理提出过毒素学说;后经Schrelner(1908)、Piockering(1917)等研究,于1937年Molisch指出了作物间的“相克”(allelopathy)现象,直到1939年Kluus总结归纳了连作障碍的五大因子学说。以后平野、Guenzi及Nishio等对毒素作用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大久、成田等就连、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过分析;还有许多学者研究过连、轮作对病虫、杂草的影响。晚近铃木、成田、Nishio等人开始研究连作土壤与轮作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作物根面真菌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湘、鄂、赣三省稻田三熟制轮作与连作试验研究报告 [J].
湘、鄂、赣三省农科院稻田耕作制度试验协作组 .
作物学报, 1986, (04) :225-231
[2]   旱田作物茬口指数研究 [J].
王德身 ;
范凤英 .
辽宁农业科学, 1987, (02) :9-12
[3]   对向日葵茬口的评价 [J].
王德身 ;
范凤英 ;
余汉章 .
作物杂志, 1986, (02) :19-20
[4]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向日葵、玉米、大豆连作土壤近根区链霉菌区系的研究 [J].
林钧安 ;
于贵瑞 .
电子显微学报, 1985, (02) :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