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音教学的重点

被引:11
作者
李培元
机构
关键词
外国学生; 音标; 威妥玛; 字母; 注音符号; 注音字母; 不送气音; 不吐气音; 卷舌韵母; 复元音; 复合元音; 声调; 连读变调; 普通话; 国语; 汉语语音; 声母;
D O I
10.13724/j.cnki.ctiw.1987.01.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由于汉字难读难认难记,开始教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总要使用一种音标。1950年,当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处在初创的时候,我们使用过威妥玛氏音标。当时主要考虑成妥玛氏音标比起注音符号来,容易为外国学生接受。通过教学实践,感到使用威妥玛氏音标有两大缺点:第一是音标本身的缺陷,正如吴玉章同志说的:"他(威妥玛)的方案,使用了六个吐气符号,此外还有一些别的符号,很不方便。在实用时这些符号常常省略,以致朱、储、居、瞿四个完全不同的音都拼作Chu。"第二,当时我国社会上较为通用的是注音符号,一般通俗读物和工具书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用汉語拼音方案教外国留学生学習汉語的一些体会 [J].
杜荣 ;
傅惟慈 ;
鍾梫 ;
李景蕙 .
文字改革, 1960, (04)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