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视角下的北京市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4
作者
李玉龙 [1 ]
韦雅尹 [1 ]
李桂君 [1 ]
王文涛 [2 ]
白振龙 [1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关键词
协同; 水资源系统; 可持续;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基于系统协同视角,选择可度量的特征指标构建特征向量描述水资源系统序参量的变化,并应用空间向量的关联度计算方法,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序参量在时间序列上的协同度计算模型。计算过程中所有序参量进行了正向处理,序参量之间的整体协同度越高,系统的可持续性也就越好。在此基础上,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协同阈值的设置,以各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度作为权重构建水资源系统的协同网络,并从社会网络结构的角度考察水资源系统的动态演进。应用上述分析框架,对北京市的水资源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①北京市自然水系统与其他各子系统一直处于高度协同的发展状态,并对整体协同起到调节作用。②在2008—2016年期间,2011—2012年北京市水资源系统变化的整体协同度最好,水资源系统序参量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都很紧密。其中水利基础设施子系统的整体协同贡献突出,表明水利基础设施建成投入运营对于促进水资源系统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③与水利基础设施建成对系统协同的贡献作用正好相反,水利建设投资子系统对水资源系统变化的协同贡献程度比较低,表明提升水利建设投资的效率非常重要。④生产生活供应和从业人员子系统在水资源协同网络中具有较高的网络中心性,这些子系统人为控制度高,应该加强这些子系统的优化,通过调整序参量的变化,促进其对水资源系统的整体协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基于网络系统的结构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目标和核心指标 [J].
周新 ;
冯天天 ;
徐明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 33 (01) :20-29
[2]   协同学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姚娜 ;
陈方 ;
甘升伟 ;
胡彩虹 .
水文, 2017, 37 (06) :29-34
[3]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天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J].
陈琦莹 ;
黄磊 ;
杨晓亮 ;
王永献 .
海河水利, 2017, (06) :7-10+27
[4]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J].
刘楚烨 ;
赵言文 ;
马群宇 ;
卞雪 ;
贲春月 .
水土保持通报, 2017, 37 (06) :313-320
[5]   缺水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对策探讨 [J].
李冰瑶 ;
陈星 ;
周志才 ;
许钦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7, 28 (06) :104-108
[6]   基于PSR模型和层次分析—熵权法的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J].
齐奇 .
水利发展研究, 2017, 17 (10) :57-61
[7]   北京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性利用评价附视频 [J].
段巍巍 ;
史磊刚 ;
曾凡立 ;
李奇峰 .
贵州农业科学, 2017, (09) :143-146
[8]   重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模糊评价 [J].
崔莹 ;
谢世友 ;
柳芬 ;
冯欢 ;
陈川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9 (04) :115-123
[9]   基于EAHP的阿拉尔垦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研究 [J].
牛旭 ;
胡芸莎 ;
晁增福 ;
徐爱英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7, 47 (07) :105-110
[10]   区域生态创新协同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李虹 ;
张希源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6) :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