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29特大暴雨的地闪特征与降水相关分析

被引:18
作者
苗爱梅 [1 ]
贾利冬 [2 ]
吴蓁 [3 ]
张娄平 [4 ]
机构
[1] 山西省气象台
[2] 山西省气象局
[3] 河南省气象台
[4] 山西省垣曲县气象局
关键词
特大暴雨; 地闪特征; 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闪电定位每分钟的实测资料、加密雨量站每分钟的雨量资料,以及卫星云图资料,对2007年7月29—30日,山西南部产生的特大暴雨的地闪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地闪出现在500hPa的5840gpm与5880gpm之间、TBB≤-43℃的区域内;低空急流左侧3个经距、700hPa暖切变南侧2~3个纬距所围区域与TBB≤-63℃的区域或云团南部TBB水平梯度的大值区相叠合的区域是地闪的高频数区和密集区,该区域与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3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和1个MCC是导致特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对流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两个中尺度云团合并的时刻是闪电频次更高的时刻,两个中尺度云团合并的地点是闪电频次更高更密集、降水更强的区域;利用单站每分钟的地闪累积数以及与加密雨量站每分钟雨量的关系,可以识别中-γ尺度对流系统,遥测小尺度强降水,提前35~40分钟预测雨强峰值的到来;只有在有利的高低层系统配置下,局地地闪频数与雨强随时间的变化才有很好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0+129 +1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一次飑线天气的非常规气象资料特征分析 [J].
王莉萍 ;
崔晓东 ;
常英 ;
赵平 .
气象, 2006, (10) :88-93+133
[2]   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识别冰雹区方法研究 [J].
曹俊武 ;
刘黎平 .
气象, 2006, (06) :13-19
[3]   青藏高原东南部MCC的地域特点分析 [J].
杨本湘 ;
陶祖钰 .
气象学报, 2005, (02) :236-242
[4]   青藏高原中部闪电活动与相关气象要素季节变化的相关分析 [J].
袁铁 ;
郄秀书 .
气象学报, 2005, (01) :123-127
[5]   一次长江三角洲飑线的综合分析 [J].
漆梁波 ;
陈永林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2) :162-173
[6]   浙北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J].
项素清 ;
徐燕峰 .
气象, 2003, (05) :46-50
[7]   利用对地闪的观测估算对流性天气中的降水 [J].
周筠珺 ;
郄秀书 ;
王怀斌 ;
王致君 .
高原气象, 2003, (02) :168-172
[8]   豫北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J].
王军 ;
周官辉 ;
杜滨鹤 ;
孙日丁 ;
邢用书 ;
芦阿咪 ;
孙玉巧 .
气象, 2002, (11) :37-41
[9]   华北平原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发生的环境和条件 [J].
吕艳彬 ;
郑永光 ;
李亚萍 ;
陶祖钰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4) :406-412
[10]   一次罕见的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J].
谢梦莉 ;
黄京平 ;
俞炳 .
气象, 2002, (07) :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