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撤村并居”

被引:4
作者
任中秀 [1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2] 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撤村并居; 宅基地使用权; 土地发展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撤村并居近年来已在全国许多省市实行。但其政策依据"增减挂钩办法"与《土地管理法》等上位法相矛盾,其合法性值得质疑;撤村并居及"增减挂钩办法"类似于国外的土地发展权制度,但却很不完善,其妥当性值得质疑;撤村并居的实施效果存在外部性,效果并不理想;撤村并居不能解决中国的用地矛盾,应构建完备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我国土地发展权的法律性质 [J].
刘国臻 .
法学杂志, 2011, 32 (03) :1-5
[2]   城乡土地利用中的外部性与土地发展权转移 [J].
邓锋 .
城市问题, 2010, (12) :56-61
[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程序建构及其限度——关于农村土地物权流转制度的前提性思考 [J].
杨代雄 .
法学论坛, 2010, 25 (01) :42-48
[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经济学分析 [J].
马秀鹏 ;
陈利根 ;
朱新华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63-68
[5]   论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 [J].
郑鹏程 .
中国法学, 2003, (05) :112-121
[6]  
民告官诉讼击溃奉化2700亩圈地计划.[N].余东明;李建平;.法制日报.2007,
[7]  
中国土地法理论研究.[M].刘俊; 著.法律出版社.2006,
[8]  
经济分析法学.[M].钱弘道著;.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