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上海生态环境的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种(系)产量能力和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被引:1
作者
孙超才
方光华
赵华
机构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产量能力; 产量构成因素; 遗传相关; 通径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有关单位最近育成的甘蓝型单、双低油菜品种(系)的产量能力分析表明,低芥酸油菜品系8907,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品系3108和低硫代葡萄糖甙品系鉴6较适应上海的生态条件,产量能力均比大面积常规推广品种中油821和汇油50高,产量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对产量构成因素间的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分析表明,对现有单、双低油菜品种(系)进行筛选和改良,应保持或略减少现有主花序角果数和一次分枝角果数的水平,从严控制二次分枝角果数,适当减少每角果粒数而增加千粒重,对选育适合上海生态条件的单、双低高产油菜品种(系)有显著的效果。分析表明,8907是一个高产、优质,特别适于上海生态条件的油菜新品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长江下游地区甘蓝型单、双低油菜新品种(系)产量能力、适应性和稳产性分析 [J].
孙超才 ;
方光华 ;
赵华 .
上海农业学报, 1991, (03) :36-40
[2]   甘蓝型油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J].
孙超才 ;
赵华 .
上海农业学报, 1988, (02) :13-20
[3]   通径分析 [J].
莫惠栋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83, (01) :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