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视角分析的强人工智能论争

被引:9
作者
王彦雨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关键词
强AI; “机器智能恶与善”之争; 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之争; “智能增强”理念; “奇点”理论; “强AI风险论”; 科技巨风险;
D O I
10.16452/j.cnki.sdkjsk.20181214.007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在人工智能发展史上,强人工智能("强AI")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但却又不断引发人们关注的议题。对于"强AI"理念,我们应合理看待其所发的各种争论:(1)"强AI"理念是推动人工智能界不断打破人机界限、使AI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信念;(2)"强AI"争论背后所反映的是不同社会要素,特别是"两种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张力,且AI界的这几种文化也经历着由对立、冲突,到逐渐的尝试性对话与合作这一过程。(3)AI界、哲学界在对待"强AI"这一议题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AI界经历了一个由乐观与支持到悲观与放弃以及现在的谨慎心态,而哲学界对于"强AI"的态度则是沿着由批判与质疑到现在的大力宣扬这一路径演变,且当前他们对强AI所可能引发的风险更为忧虑。(4)"强AI"概念需要进行重新界定,使其成为科学而非单纯的"科幻式"概念,并给予强AI风险议题更多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7+35 +3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Stephen Hawk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uld wipe out humanity when it gets too clever as humans will be like ants. GRIFFIN A. Independent . 2015
[2]   对人工智能的道德忧思 [J].
史南飞 .
求索 , 2000, (06) :67-70
[3]  
与机器人共舞[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马尔科夫, 2015
[4]  
智业革命[M].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刘益东, 2007
[5]  
Some moral and technical consequences of automation. Wiener N. Science . 1960
[6]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Alan Turing. Mind . 1950
[7]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M]. 商务印书馆 , (美)侯世达著, 1996
[8]   学界关于“超级AI”的论争及其实现的可能路径 [J].
王彦雨 .
未来与发展, 2017, 41 (08) :22-31
[9]  
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 SEARLE J R. . 1992
[10]  
Machines who think:apersonal inquiry into the history and prospec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CCORDUCK P.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