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东乡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初探

被引:12
作者
谢建坤
陈大洲
肖叶青
罗世友
郑康乐
庄杰云
机构
[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标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9 [野生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SSLP标记对东乡野生稻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在 14对SSLP标记引物中 ,12对引物扩增的产物呈现多态 ,多态性探针百分率为 85 .71% ,共扩增出 70条多态性带 ,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带 5 .83条 ,表明东乡野生稻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东乡野生稻 9个居群内及居群间存在一些差异较大的材料 ,同时也存在一些相同或遗传距离很小的材料 ;居群内平均遗传距离为 0 .2 3~ 0 .4 7,居群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 .4 0~ 0 .5 5 ,居群间的遗传距离略大于居群内的遗传距离 ,为此 ,必须对东乡野生稻现有居群进行严格的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873 / 8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栽培稻起源与演化研究专集.[M].王象坤;孙传清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
[2]   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我国杂交水稻主要恢复系遗传差异的检测分析 [J].
段世华 ;
毛加宁 ;
朱英国 .
遗传学报, 2002, (03) :250-254
[3]   东乡野生稻等位酶位点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J].
黄英金 ;
李桂花 ;
陈大洲 ;
石庆华 ;
肖玉峰 ;
王锋尖 ;
余丽琴 ;
肖叶青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1-5
[4]   应用微卫星标记鉴别水稻籼粳亚种 [J].
樊叶杨 ;
庄杰云 ;
吴建利 ;
孙宝龙 ;
郑康乐 .
遗传, 2000, (06) :392-394
[5]   云南疣粒野生稻的居群遗传结构及其在原位保护中的意义 [J].
高立志 ;
葛颂 ;
洪德元 ;
张炯伟 ;
罗庆延 ;
陶国达 ;
许再富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9, (03) :297-302
[6]   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核基因组的RFLP分析 [J].
孙传清 ;
王象坤 ;
吉村淳 ;
土井一行 ;
岩田伸夫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4) :38-45
[7]   野生稻天然群体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RFLP)多态性研究 [J].
王振山 ;
朱立煌 ;
刘志勇 ;
王象坤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6, (02)
[8]   提取水稻DNA的一种简易方法 [J].
卢扬江 ;
郑康乐 .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01) :47-48
[9]   Development of a microsatellite framework map providing genome-wide coverage in rice (Oryza sativa L.) [J].
Chen, X ;
Temnykh, S ;
Xu, Y ;
Cho, YG ;
McCouch, SR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7, 95 (04) :553-567
[10]   COMPARATIVE-ANALYSIS OF MICROSATELLITE DNA POLYMORPHISM IN LANDRACES AND CULTIVARS OF RICE [J].
YANG, GP ;
MAROOF, MAS ;
XU, CG ;
ZHANG, QF ;
BIYASHEV, RM .
MOLECULAR & GENERAL GENETICS, 1994, 245 (02) :18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