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Fe-S原子簇在固氮酶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模型研究

被引:3
作者
钱露萍
邝秀芳
许仁邦
方大惟
沈巩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催化活性; 络合物; 配位化合物; ATP; Fe-S; 还原酶; 固氮酶; 原子簇; 配位体; 酶催化反应; 缓冲液; 还原剂; 质子酸; 乙炔还原; 铁氧化还原蛋白; 铁氧还蛋白; Fe; 模型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无机钼盐与某些巯基化合物或巯基蛋白组成的固氮酶模型系统,以NaBH4作还原剂,催化还原固氮酶的底物乙炔为乙烯。催化活性受ATP显著的促进。ATP的作用不能完全用质子酸来解释,因为催化活性的促进受ATP浓度、不同种类缓冲液和不同离子强度的影响。 在所有Mo-SH催化剂中,Mo-Fd催化活性最高。并且,在PH≌9.0左右的条件下,与固氮酶相仿,也能利用Na2S2O4为还原剂,催化还原乙炔。当除去天然Fd的Fe-S辅基以后,剩下的蛋白部分再与无机钼盐配位络合,催化活性下降,而且不再能利用Na2S2O4为还原剂。因此,Fd的特殊作用与它分子中含Fe-S原子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固氮酶的活性中心模型和催化作用机理 [J].
厦门大学化学系催化教研室固氮研究组 .
中国科学, 1976, (05) :479-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