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中的人性预设与制度安排——“以德治国”的宪政分析

被引:11
作者
殷啸虎
机构
[1] 华东政法学院
关键词
宪政; 人性预设; 制度安排;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任何一种制度安排 ,都应该是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的。法治与宪政自然也不例外。“性善”与“性恶”这两种不同的人性预设 ,构成了中国的“德治”与西方的“法治”两种不同的政治文化。而对人性“恶”的假设 ,构成了西方国家宪政的理论基础。这种假设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 ,但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 ,那就是它在实际的运作中 ,有可能背离宪政的对权力进行制约以达到对权利进行保护的初衷。中国要进行宪政建设 ,实行依法治国 ,必须继承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和制度 ,同时应充分吸收、借鉴和发掘中国文化传统中合理的“德治”思想 ,作为“依法治国”的补充。这是将“以德治国”纳入我国宪政机制的合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宪法的历史.[M].(日)杉原泰雄著;吕昶;渠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  
宪法基础理论.[M].李龙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  
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M].(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Ostrom)著;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4]  
法理学.[M].(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5]  
新宪政论.[M].(美)斯蒂芬·L.埃尔金(StephenL.Elkin);(美)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KarolEdwardSoltan)著;周叶谦译;.三联书店.1997,
[6]  
吾国与吾民.[M].林语堂著;.华龄出版社.1995,
[7]  
联邦党人文集.[M].(美)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等著;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
[8]  
论法的精神.[M].(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59,
[9]   论宪政模式选择中的本土文化传统因素 [J].
殷啸虎 .
政法论坛, 2000, (05) :38-44
[10]   论宪政的人性基础 [J].
杜承铭 .
法学, 2000, (04)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