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肺癌血管新生的研究

被引:26
作者
张广宇
赵敏
徐明堂
杨永辉
王孟山
杨纯正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国家实验血液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胸科医院呼吸科,河北省胸科医院呼吸科,河北省胸科医院呼吸科,河北省胸科医院呼吸科,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国家实验血液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天津
关键词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 肺肿瘤; 微血管计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促进肺癌血管新生的机制 ,探讨肺癌治疗的新策略。方法 共收集 49份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标本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微血管密度 (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受体 1(Flt1)和受体 2 (KDR)在肺癌组织不同细胞成分中的表达程度。用Kaplan Meier方法比较不同血管密度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1)VEGF、Flt1和KDR在肿瘤细胞、基质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上均有表达。 (2 )肺癌组织MVD与肿瘤TNM分期、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等关联不明显 ,但微血管高密度组患者生存时间短、预后差 (P <0 0 5 )。 (3)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程度在高、低血管密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Flt1和KDR在血管高密度组的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低密度组 (P <0 0 1)。 (4 )肿瘤细胞与基质成纤维细胞VEGF的表达程度有密切关联并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5 )肿瘤细胞VEGF与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KDR的表达均具有一致性 ,而与Flt1的表达却不具有一致性。结论  (1)肺癌组织MVD不受或较少受其它临床因素干扰 ,是肺癌患者评估疗效、推测预后的一个独立和良好的指标。 (2 )VEGF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不单取决于其自身 ,还必须通过受体Flt1和KDR的介导才能实现 ,VEGF及其受体是抗肿瘤治疗良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2+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Angiogenesis as a predictor of survival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for stage Ⅰ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Duarte IG, Bufkin BL, Penningten MF, et al.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