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大豆品种间种子“引发”效果的比较及抗冷测定法的探讨
被引:1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庆昌
郑光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
郑光华
燕义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
燕义唐
罗教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
罗教芬
龚文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
龚文娟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
[2]
黑龙江省农科院
来源
:
种子
|
1986年
/ Z1期
关键词
:
大豆品种;
反应;
黑农;
吸胀冷害;
种子;
繁殖器官;
抗冷;
测定法;
D O I
:
10.16590/j.cnki.1001-4705.1986.z1.070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前言我们在从事豆类种子吸胀冷害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大豆品种对吸胀冷害的反应不同,而且不同的大豆品种对聚乙二醇即PEG的“引发”效果也各异,可见品种的不同,膜的修补及膜的构型也有所不同。例如“黑河3号”、“合丰24”、“合交706”这些品种在吸胀过程中对低温很敏感,很容易受害,而“黑农26”这个品种在吸胀过程中对低温有很强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