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浸种对荞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的影响

被引:33
作者
李朝苏
刘鹏
徐根娣
张文君
陈微微
王保义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植物学实验室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铝; 荞麦; 种子萌发; 幼苗生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7 [荞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2个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Moench)品种(小白花叶和溪荞5号)在铝浸种后萌发特性和幼苗的生理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0~1000mg.L-1的铝浸种处理对2个荞麦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不明显,低浓度铝(≤100mg.L-1)处理可降低荞麦种子细胞膜透性,减少细胞内营养物质的外渗,促进种子的萌发。5000mg.L-1的铝处理降低了荞麦的发芽指数。种子萌发后,铝对荞麦根的伸长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铝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大。10~1000mg.L-1的铝浸种处理对荞麦叶片内MDA含量影响较小,但高浓度的铝处理(5000mg.L-1)明显增加了MDA的含量;POD、SS、Pro随着铝浓度增加都有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不同品种叶片内CAT活性变化趋势不同,小白花叶内CAT活性对铝的敏感性大于溪荞5号。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荞麦种子和幼苗对环境中的铝都有较强的耐受性,在铝胁迫下,荞麦可以通过升高POD活性以及增加SS和Pro含量来缓解铝毒害,不同荞麦的基因型对铝毒害的反应有一定的差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041 / 20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活性氧清除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 [J].
赵丽英 ;
邓西平 ;
山仑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2) :413-418
[2]   铝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J].
刘鹏 ;
徐根娣 ;
姜雪梅 ;
应小芳 .
种子, 2003, (01) :33-35
[3]   酸铝浸种对大麦萌发的影响 [J].
董爱华 ;
贾秀英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59-62
[4]   土壤酸化及天然土壤溶液中铝的形态 [J].
翁建华 ;
黄连芬 ;
刘晓茹 ;
佐藤一男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6) :501-505
[5]   铝对植物毒害及植物抗铝作用机理 [J].
孔繁翔 ;
桑伟莲 ;
蒋新 ;
王连生 .
生态学报, 2000, (05) :855-862
[6]   环境胁迫与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关系 [J].
邢少辰 ;
蔡玉红 .
生态农业研究, 1998, (02) :32-35
[7]   氧化胁迫下稻苗体内积累的脯氨酸的抗氧化作用 [J].
蒋明义 ;
郭绍川 ;
张学明 .
植物生理学报, 1997, (04) :347-352
[8]   植物的逆境应答与系统抗性诱导 [J].
曾庆平 ;
郭勇 .
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 1997, (03) :33-35
[9]   低温光照下与黄瓜子叶叶绿素降低有关的酶促反应 [J].
曾韶西 ;
王以柔 ;
刘鸿先 .
植物生理学报, 1991, (02) :177-182
[10]   膜脂过氧化与植物逆境胁迫 [J].
陈少裕 .
植物学通报, 1989, (04) :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