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水生动物栖息地功能及其渔业价值

被引:17
作者
徐姗楠 [1 ]
陈作志 [2 ]
李适宇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农业部海水养殖生态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红树林; 栖息地功能; 水生动物; 食物网; 渔业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 [水产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红树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陆交界的生态敏感带,其根系为生活于潮间带高度异质环境下的生物提供了适宜生境:藻类、双壳类、甲壳类等大量附生于红树根部;红树的呼吸根、支柱根、树干、倒落的枝条和残骸等,与沉积物形成的松软基质为大量底栖动物提供栖息地,根部结构间的空隙成为虾类、蟹类和鱼类等游泳动物的优良避难所和索饵场。红树林凋落物以碎屑形式进入食物网,连同浮游植物、附生藻类和底栖微藻等,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重要组成部分,为红树林区水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可见,食物来源丰富、隐蔽性强、捕食压力低等特点使得红树林成为水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许多水生动物选择在其中度过部分或完整生活史。另外,红树林也是重要经济动物(鱼、虾、蟹类)的育苗场,为近岸鱼类种群的补充和渔业活动提供支持。为合理开发红树林区渔业和有效保护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从生境价值、凋落物在红树林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贡献等方面总结了红树林栖息地功能及其渔业价值,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将红树林的栖息地功能从其它河口、近岸栖息地中分离出来,甄别不同栖息地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对渔业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中国红树林湿地物种多样性及其形成 [J].
何斌源 ;
范航清 ;
王瑁 ;
赖廷和 ;
王文卿 .
生态学报, 2007, (11) :4859-4870
[2]   红树林与鱼类关系的研究进展 [J].
施富山 ;
王瑁 ;
王文卿 ;
宋春华 .
海洋科学, 2005, (05) :54-59
[3]   红树林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生态耦合系统初步研究 [J].
彭友贵 ;
陈桂珠 ;
佘忠明 ;
殷敏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150-154
[4]   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鱼类多样性研究 [J].
何斌源 ;
范航清 ;
莫竹承 .
热带海洋学报, 2001, (04) :74-79
[5]   英罗港红树林缘潮水中游泳动物的季节动态 [J].
范航清 ;
韦受庆 ;
何斌源 ;
罗砚 .
广西科学, 1998, (01) :46-51
[6]   传统渔业活动对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渔业资源的影响与管理对策 [J].
范航清 ;
何斌源 ;
韦受庆 .
生物多样性, 1996, (03) :45-52
[7]  
中国红树林[M]. 科学出版社 , 王文卿, 2007
[8]  
山口红树林滨海湿地与管理[M]. 海洋出版社 , 范航清[等]著, 2005
[9]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林鹏主编, 2001
[10]  
Faunal impact on vegetation structure and ecosystem function in mangrove forests: A review[J] . Stefano Cannicci,Damien Burrows,Sara Fratini,Thomas J. Smith,Joachim Offenberg,Farid Dahdouh-Guebas.Aquatic Botany . 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