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贵州省2004年分离到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
被引:7
作者:
严冬梅
王东艳
赵蓉
张勇
李杰
祝双利
安洪秋
张大勇
任刚
刘铭
苏飞
朱晖
叶绪芳
刘桂艳
唐牛良明
许文波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日本国际协力事业机构中国扩大免疫规划项目专家室,中
来源: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型内鉴定;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3 [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目的研究贵州省2004年分离到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对贵州省2004年分离到的所有脊灰病毒,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了型内鉴定,并对型内鉴定异常株进行了VP1区的序列测定。结果贵州省在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接触者、流动人口和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中,共有95例分离到脊灰病毒。其中Ⅰ型22例,Ⅱ型26例,Ⅲ型21例,混合型19例,脊灰病毒混合非脊灰肠道病毒7例。经用PCR-RFLP和ELISA方法进行型内鉴定,共有16株病毒与疫苗株病毒存在差异,其中3株脊灰病毒与疫苗株病毒在PCR-RFLP图谱上有差异[其中1株同时为双反应(DRV)],3株ELISA结果为DRV,11株ELISA结果为非疫苗类似株(NSL)。在这些型内鉴定异常株病毒中,Ⅰ型13株,Ⅱ型3株。对这16株脊灰病毒进行VP1区序列测定,发现9株Ⅰ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和1株Ⅱ型VDPV。结论根据对贵州省2004年从95例AFP病例及接触者、流动人口、健康儿童分离的脊灰病毒的血清定型结果和型内鉴定结果及对13株Ⅰ型和8株Ⅱ型脊灰病毒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证实,脊灰减毒活疫苗病毒在人群的循环导致疫苗病毒神经毒力恢复突变。通过AFP病例监测系统及时发现了Ⅰ型VDPV的循环和Ⅱ型VDPV。对2004年下半年脊灰病毒基因特点的分析,提示贵州省已经阻断了Ⅰ型VDPV的循环。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7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