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颁历民间及财政问题

被引:5
作者
汪小虎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明代; 颁历; 《大统历》; 历书(历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48 [明(1368~1663年)]; F812.9 [财政史];
学科分类号
0602 ; 060207 ;
摘要
明代颁历普通官民及财政问题,体现出颁历制度与国家政策、赋役体系、社会民生及风俗文化的多面关系。宋元以来,朝廷垄断颁历权,施行历书(历日)专卖制度。明初,官府颁历征收工本钱,明太祖免除此费。印历用料从贡赋路径征敛,先为民间解纳历日纸张等实物,后改征折色银。明朝京官有专处领历,民间获得历日往往需要通过官府渠道。历日不得售卖,送历风俗相当盛行。官颁历日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紧俏物资,由特权阶层垄断支配,因此分发不均的现象相当严重。获赠历日较多者,常私下出售牟利,形成黑市。明代采用区域颁历体制供应全体臣民历日,而宣德十年(1435)朝廷大幅削减钦天监印历数额,造成直隶地区供应不足,这样导致地方官员大规模向中央输送历日,即"官历私运",极大扰乱了原有供应体制,产生了种种社会怪象。嘉靖七年(1528),明廷采取相应对策——"官历官运":取各省每年解京历日数额之半输送直隶。然而此举又逐渐演变成为中央对地方的敛财手段,到万历朝终被革除。明中后期的改革,未从根本上解决历日供应问题。最后,通过对明代颁历民间过程中生产、分配两个关键要素的分析,指出其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根源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35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宋代国家文化中的科学.[M].孙小淳; 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中国印刷史.[M].张秀民; 韩琦; 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3]  
明代社会生活史.[M].陈宝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  
嘉靖革新研究.[M].田澍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M].阿风等译;黄仁宇著;.三联书店.2001,
[6]  
大明律.[M].怀效锋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
[7]  
张竹坡批评金瓶梅.[M].(明)兰陵笑笑生著;王汝梅等校点;.齐鲁书社.1991,
[8]  
古夫于亭杂录.[M].(清)王士瞶著;赵伯陶点校;.中华书局.1988,
[9]  
文徵明集.[M].(明)文徵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0]  
陈献章集.[M].(明)陈献章 著;孙通海 点校.中华书局.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