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

被引:41
作者
唐勇 [1 ]
张命军 [2 ]
秦宏瑶 [3 ]
梅燕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2]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3]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旅游扶贫; 连片特困地区; 系统集成; 秦巴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将旅游产业发展融入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是新时期中国扶贫开发体制的系统创新与重要举措。四川秦巴山区是推进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攻坚的关键区域,其实践经验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前期关于旅游扶贫模式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入,这为本课题提供了思考空间,在比较典型区域旅游扶贫发展模式的适用条件、影响因素与实施对策的基础上,构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系统集成开发模式。研究结论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产品开发、线路设计等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114 / 11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巴中革命老区贫困县旅游资源开发扶贫研究 [J].
岳云华 ;
冉清红 ;
蔡跃平 ;
屈波 ;
孙传敏 ;
谢德体 .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 (14) :150-156
[2]   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的多维测量及政策意涵——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J].
陈琦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9 (03) :58-63
[3]   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模式探讨 [J].
殷红梅 ;
徐燕 .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39 (10) :197-200
[4]   三峡库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 [J].
陈琴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9) :11635-11637
[5]   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分析——以锡崖沟为例 [J].
冯旭芳 ;
徐敏聪 ;
王红 .
生产力研究, 2011, (05) :91-92+130
[6]   生态农业旅游是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扶贫的最佳模式 [J].
王茗 ;
喻晔 .
农村经济 , 2009, (10) :84-85
[7]   武陵源旅游扶贫效益测评及其优化 [J].
粟娟 .
商业研究, 2009, (09) :205-208
[8]   民族贫困地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参与行为研究——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为例 [J].
李佳 ;
钟林生 ;
成升魁 .
旅游学刊, 2009, 24 (08) :71-76
[9]   PPT战略:基于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观 [J].
毛焱 ;
梁滨 .
求索 , 2009, (06) :65-67
[10]   民族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区社区主导旅游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以云南梅里雪山雨崩藏族社区为个案研究 [J].
陈志永 ;
杨桂华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 (02) :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