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活动形态变迁的演进逻辑:学习隐喻的视角

被引:1
作者
艾诗根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师学习; 学习隐喻; 教师发展模式; 学校共生体;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7.z2.013
中图分类号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从人类学习的获得、参与和知识创造隐喻的发展为序来看,不同学习隐喻的出现催生了对教师学习活动形态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作为获得隐喻的教师学习,承认教师学习是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价值,却易受掌握熟练教学技能模式的主导,走上技术型的教师发展道路。参与隐喻将教师学习视为维系学校实践共同体的活动,有助于教师身份的获得和分享实践,却可能产生学校实践共同体边界的固化与忽视有经验教师的学习提升。学习的知识创造隐喻视教师为教育教学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教师学习的目的转变为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学校教育的新生活,教师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跨越边界的交互转化式学习。学习隐喻的变化会与教师学习活动形态的更新如影相随,如何融通教师不同学习活动形态之间的有机联结、形成多维丰富的教师发展模式是未来教师学习研究需要深入讨论的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什么样的“共同体”可以称作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审视与反思 [J].
王晓芳 .
教师教育研究, 2014, 26 (04) :16-22
[2]   论教师专业性的提升 [J].
操太圣 ;
卢乃桂 .
高等教育研究, 2005, (01) :53-57
[3]  
改善发展“生境”提升教师自觉[N]. 叶澜. &nbsp中国教育报. 2007 (003)
[4]  
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乔纳森, 2015
[5]  
知识的边界[M]. 山西人民出版社 , 温伯格, 2014
[6]  
“新基础教育”研究史[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叶澜, 2010
[7]  
教育变革的新意义[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 富兰, 2009
[8]  
情境学习[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王文静, 2004
[9]  
Models of Innovative Knowledge Communities and Three Metaphors of Learning. Sami Paavola,Lasse Lipponen,Kai Hakkarainen. The Review of Education . 2004
[10]   从共同体到伙伴关系:教师学习情境和方式的扩展与变革 [J].
王晓芳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 (03) :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