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主要矛盾机理及合理井距分析

被引:111
作者
王端平
时佃海
李相远
陈光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低渗透; 压力梯度; 易流动带; 技术极限井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2 [油气水渗流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比初期预测效果变差的原因 ,一是由于地层压力下降 ,上覆净压力相对增加而引起渗透率降低 ;二是储集层流态由拟达西渗流变为低速高阻非达西流。根据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实际 ,定义了技术极限井距概念 ;根据渗流流量方程和流速方程 ,结合室内实验确定的实验模型 (临界驱替压力梯度 )和现场资料 ,提出技术极限井距计算公式 ,以胜坨油田坨 76块进行试算 ,计算结果比较合理。图 2表 1参 8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8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低速非达西渗流的全隐式模拟模型
    周涌沂
    彭仕宓
    李允
    李阳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 90 - 93
  • [2] 低渗透砂岩油藏渗流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
    吕成远
    王建
    孙志刚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 86 - 89
  • [3] 低渗透油层渗流机理.[M].黄延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 [4]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李道品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 [5] 异常油田开发.[M].(苏)戈尔布诺夫(Горьунов;А.Т.)著;张树宝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