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诱集源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杀效果及有效半径比较

被引:14
作者
魏国树
张青文
周明牂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昆虫与化保系
[2]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3]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保定
[4] 北京
[5] 北京
关键词
棉铃虫; 灯光; 性诱剂; 杨树枝把; 诱杀;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2001.02.012
中图分类号
S435.622 [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高压汞灯、双波灯、性诱剂和杨树枝把四种诱集源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诱杀效果及有效半径。结果表明:四者均具有较明显的诱杀作用,其各自的诱杀效果有差异,并与棉铃虫种群数量有关,发生量大的世代或年份,效果较好,反之不明显或较差。综合比较各处理的诱蛾量、百株卵量、幼虫量及其活动态天敌量,发现其诱杀效果的优劣次序为高压汞灯、双波灯、性诱剂、杨树枝把;2种灯的有效诱杀半径约为80~160m,性诱剂约30m,杨树枝把约在10m内,该范围内高压汞灯、双波灯区内的百株卵量比对照分别降低31.7%~33.8%、40.1%~41.5%,性诱剂降低10.7%~21.5%,杨树枝把降低4.8%~14.6%。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2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