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对北京中尺度对流系统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8
作者
马贤芳 [1 ]
刘长海 [1 ,2 ]
刘晓东 [1 ,3 ]
付丹红 [4 ]
潘翻番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3] 西安交通大学
[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5]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气溶胶; 云; 云滴有效半径; 降水; 数值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3 [个例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可分辨云模式(WRF),模拟研究了不同气溶胶浓度对北京地区2001年8月23日一次产生强降水和冰雹的对流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溶胶浓度的增加不利于对流云的发展,导致地面降水减小,但是对降水结构没有明显影响。气溶胶浓度增加导致云中水成物数浓度和质量浓度均发生变化,其中云水、冰晶和雪含量增加,而雨水、霰和雹含量减小。从云微物理学分析发现,气溶胶浓度减小有利于高层云的形成,云滴有效半径随着气溶胶浓度增加而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2003年8~9月北京及周边地区云系微物理飞机探测研究 [J].
张佃国 ;
郭学良 ;
付丹红 ;
李宏宇 .
大气科学 , 2007, (04) :596-610
[2]   北京及周边地区2003年夏秋季气溶胶和云滴分布特征 [J].
张佃国 ;
郭学良 ;
肖稳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3) :402-410
[3]   利用FY-2C静止卫星资料反演云粒子有效半径的试验研究 [J].
陈英英 ;
周毓荃 ;
毛节泰 ;
杨军 .
气象, 2007, (04) :29-34
[4]   北京及周边地区2004年8、9月间大气气溶胶分布特征观测分析 [J].
范烨 ;
郭学良 ;
付丹红 ;
李宏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1) :49-62
[5]   利用全天空数字图像对北京上空云况分布特征的试验分析 [J].
霍娟 ;
吕达仁 .
气象科学, 2005, (03) :238-243
[6]   华北地区层状云微物理特性及气溶胶对云的影响 [J].
黄梦宇 ;
赵春生 ;
周广强 ;
段英 ;
石立新 ;
吴志会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3) :360-368
[7]   北京一次大风和强降水天气过程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 [J].
付丹红 ;
郭学良 ;
肖稳安 ;
孙凌峰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2) :190-200
[8]   贺兰山地区沙尘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的观测研究 [J].
牛生杰 ;
章澄昌 ;
孙继明 .
大气科学, 2001, (02) :243-252
[9]   初始云滴浓度(CCN)对对流性降水作用的数值试验 [J].
何宏让 ;
魏绍远 ;
黄云贵 .
气象科学, 1998, (01) :10-19
[10]   气溶胶浓度影响暖雨过程的数值模拟试验 [J].
王春明 ;
叶家东 ;
魏绍远 .
气象科学, 1997, (04) :31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