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分段进水去除河道有机污染物和总氮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王曼 [1 ]
李冬 [1 ]
张杰 [1 ,2 ]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重点实验室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 有机物; 总氮; 分段进水;
D O I
10.16796/j.cnki.1000-3770.2012.01.013
中图分类号
X703.1 [技术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为研究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处理河道污水的能力,实验室采用砾石和火山岩填料作为微生物载体,并利用稀释后的生活污水模拟河道污水。通过调控反应器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条件来降低出水COD和TN的质量浓度,实现同时去除有机物和TN的目的。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2.8~24℃和DO质量浓度为2.9~6.3 mg.L-1的条件下,当进水COD为80~150 mg.L-1、TN质量浓度为25~55 mg.L-1、水力负荷为5~7 m3.m-3.d-1的条件下,采用分段进水前后的COD平均去除率均维持在75%,出水COD均小于50 mg.L-1,TN的平均去除率由分段进水前的40%提高到70%,且TN质量浓度降低至15 mg.L-1,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798-1996)中的一级A标准,说明接触氧化工艺能同时有效的去除COD为代表的有机物和TN。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Salt inhibition on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from saline wastewater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 Uygur,F Kargi.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 . 2004
[2]  
Ful1-scale evaluation of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in the step-feed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John Fillos,Vasil Diyamandoglu,Luis A Carrio,et al. Water and Environment . 1996
[3]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 2002
[4]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应用评析 [J].
肖羽堂 ;
许建华 .
净水技术, 1998, (01) :31-34
[5]   受污染原水的弹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挂膜试验研究 [J].
张东 ;
许建华 .
重庆环境科学, 2001, (01) :59-61+75
[6]   弹性填料微孔曝气生物膜法修复污染水源除NH -N [J].
肖羽堂 ;
吴鸣 ;
刘辉 ;
许建华 .
环境科学, 2001, (03) :40-43
[7]   日本韩国的水环境治理 [J].
北京市水利局水环境治理考察团 .
北京水利 , 2003, (04) :30-32
[8]   生物膜技术在污染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J].
田伟君 ;
翟金波 .
环境保护, 2003, (08) :19-21
[9]   沟渠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研究 [J].
周婷 ;
袁世斌 ;
张小平 ;
董微 ;
陈智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8, (06) :41-44
[10]   接触氧化/BAF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挂膜研究 [J].
王洪禧 ;
路文芳 ;
刘俊良 ;
杨开 .
中国给水排水, 2008, 24 (21) :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