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古镇旅游景观空间重构

被引:51
作者
明庆忠 [1 ,2 ]
段超 [1 ]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2] 云南省旅游产业研究基地
关键词
空间生产; 古镇旅游景观空间; 空间重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TU986 [园林规划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81303 ; 1204 ;
摘要
历史文化遗产是古镇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古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从"空间的生产"视角揭示古镇在旅游开发中,在追求社会财富极大化的同时,牺牲了古镇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同时,政府主导下的古镇旅游景观空间生产导致古镇空间格局发生重构,古镇人口置换问题严重,并趋于非均衡方向发展。基于此,文章利用前台与后台模式,对古镇旅游景观空间进行重构,将古镇旅游景观空间划分为前台舞台化空间、过渡性空间和后台保护空间三部分,谋求古镇旅游景观空间"效率、质量、公平"三者之间的平衡。最后以丽江古城为实证对象,通过对古城旅游景观空间重构,使古城旅游景观空间生产朝着健康、可持续、和谐的方向发展,从而造就古城镇旅游景观空间发展的理想结构和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于“空间生产”视角的古城镇再生模式探析——以丽江古城为例 [J].
左静 ;
袁犁 .
安徽建筑, 2012, 19 (02) :45-46+52
[2]   旅游空间生产及社区居民体验研究——江南水乡周庄古镇案例 [J].
郭文 ;
王丽 ;
黄震方 .
旅游学刊, 2012, 27 (04) :28-38
[3]   西方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的逻辑、问题与趋势 [J].
庄友刚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 (06) :116-122
[4]   旅游的“符号化”与符号化旅游——对旅游及旅游开发的符号学审视 [J].
杨振之 ;
邹积艺 .
旅游学刊, 2006, (05) :75-79
[5]  
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M].谢纳;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