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刘建国
李俊华
张煜新
董志新
朱新在
张继生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新疆作物高产研究中心
[2] 石河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3] 石河子大学新疆作物高产研究中心 新疆 石河子
[4] 新疆 石河子
关键词
大豆; 群体冠层; 光合特性;
D O I
10.13880/j.cnki.65-1174/n.2003.03.006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北疆地区主栽春大豆品种,在适宜密度条件下于初荚期去叶疏荚改变粒叶比,探讨不同品种群体粒叶比与冠层结构和不同层次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剪叶、疏荚处理后,叶面积指数(LAI)、消光系数降低,直射光透过率、散射光透过率增加,群体透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其中LAI与群体消光系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66**),同时,去叶疏荚处理后,在结荚期和鼓粒初期群体光合速率下降。灌浆后期,去1/3 叶和去1/2荚处理,群体光照条件改善,延缓了叶片的衰老,群体光合速率比对照增加,表明随着单位叶面积负荷量的增加,单位叶面积有效生产量随之增加,叶片光合生产潜力可以进一步发挥,光合产物有效性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88 / 19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水稻生育中期群体质量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 [J].
苏祖芳 ;
王辉斌 ;
杜永林 ;
张亚洁 ;
季春梅 ;
周培南 .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05) :19-25
[2]   小麦群体粒叶比对产量的影响 [J].
陈红明 ;
孙长峰 ;
郑建华 ;
杨东风 .
江苏农业科学, 1998, (01) :13-16
[3]   玉米灌浆结实期产量源库关系的研究 [J].
陆卫平,卢家栋,童长兴,马广贵,彭顺林 .
江苏农学院学报 , 1996, (04) :23-26
[4]   高产冬小麦的冠层光合能力及不同器官的贡献 [J].
徐恒永 ;
赵君实 .
作物学报, 1995, (02) :204-209
[5]  
小麦源库协调栽培途径的研究[J]. 郭文善,严六零,封超年,彭永欣,朱新开.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5(01)
[6]   玉米群体冠层特征与光截获及产量关系的研究 [J].
沈秀瑛 ;
戴俊英 ;
胡安畅 ;
顾慰连 ;
郑波 .
作物学报, 1993, (03) :246-252
[7]   棉花冠层结构及光合作用研究 [J].
裴炎 ;
邱晓 ;
刘明钊 .
作物学报, 1988, (03) :21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