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北疆地区主栽春大豆品种,在适宜密度条件下于初荚期去叶疏荚改变粒叶比,探讨不同品种群体粒叶比与冠层结构和不同层次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剪叶、疏荚处理后,叶面积指数(LAI)、消光系数降低,直射光透过率、散射光透过率增加,群体透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其中LAI与群体消光系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66**),同时,去叶疏荚处理后,在结荚期和鼓粒初期群体光合速率下降。灌浆后期,去1/3 叶和去1/2荚处理,群体光照条件改善,延缓了叶片的衰老,群体光合速率比对照增加,表明随着单位叶面积负荷量的增加,单位叶面积有效生产量随之增加,叶片光合生产潜力可以进一步发挥,光合产物有效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