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论纲

被引:5
作者
张乃和
机构
[1]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关键词
个人; 社会; 主体; 客体; 社会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1 [];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如何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是认识社会结构的关键。中西社会结构思想围绕这个关键形成了不同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是我们进一步思考的出发点。据此可以从个人主体、社会客体、社会过程系统、社会整体系统等四个不同的视角 ,来认识社会结构。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结构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M].(英)帕特里克·贝尔特(PatrickBaert)著;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  
当代中国社会学.[M].张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M].沈汉著;.珠海出版社.1998,
[4]  
过程系统优化.[M].沈静珠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5]  
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M].冯尔康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6]  
西方社会思想史.[M].于海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7]  
中国近代社会史.[M].乔志强主编;.人民出版社.1992,
[8]  
现代化第一基石.[M].侯建新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9]  
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M].庞卓恒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10]  
熵: 一种新的世界观.[M].(美)里夫金(Rifkin;J.);(美)霍华德(Howard;T.)著;吕明;袁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