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种互花米草入侵模式与爆发机制

被引:138
作者
邓自发
安树青
智颖飙
周长芳
陈琳
赵聪蛟
方淑波
李红丽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湿地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入侵力; 可入侵性; Allee效应; 基因渗入; 繁殖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Loisel)因其促淤造陆和消浪护堤作用显著而被许多国家引种,如今却在侵入地快速蔓延并呈现爆发趋势,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危害,被认为是研究生物入侵生态学和遗传学的模式植物。从种群的入侵力、生态系统可入侵性和入侵通道3个方面探讨互花米草的爆发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遗传分化和基因渗入能力是互花米草爆发的遗传基础,对逆境的高抗性和强竞争力是其快速扩张的保障,而高繁殖系数是互花米草爆发的源泉。我国互花米草种群的早期扩散人为影响超过了自然过程,快速扩张呈现出点源扩散和多点爆发的特点,从而为其种群控制带来困难,同时种子的跳跃式和连续式扩散在互花米草种群维持、更新和爆发中有重要作用,强有力的克隆生长能力也为互花米草种群的连续扩张提供了保障。现阶段要完全控制和根除互花米草是不实际的,但在及时预测预警的基础上,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采取有序控制和综合开发利用的策略,仍可望妥善解决互花米草入侵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678 / 26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 [1] 芦苇与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光合特性比较
    赵广琦
    张利权
    梁霞
    [J]. 生态学报, 2005, (07) : 1604 - 1611
  • [2] 三都湾互花米草的遥感监测
    孙飒梅
    [J]. 台湾海峡, 2005, (02) : 223 - 227+265
  • [3] 长江口崇明东滩土壤盐度和潮间带高程对外来种互花米草生长的影响
    陈中义
    李博
    陈家宽
    [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5, (02) : 6 - 9+103
  • [4] 外来种米草的生态功能评价与控制
    孙书存
    朱旭斌
    吕超群
    [J]. 生态学杂志, 2004, (03) : 93 - 98
  • [5] 米草属植物入侵的生态后果及管理对策
    陈中义
    李博
    陈家宽
    [J]. 生物多样性, 2004, (02) : 280 - 289
  • [6] 从能值效益角度研究互花米草生态工程资源配置
    张晟途
    钦佩
    万树文
    [J]. 生态学报, 2000, (06) : 1045 - 1049
  • [7] 生物入侵[M]. 科学出版社 , 徐汝梅,叶万辉主编, 2003
  • [8] Simulating control strategies for a spatially structured weed invasion: 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in Pacific Coast estuaries[J] . Fritzi S. Grevstad.Biological Invasions . 2005 (4)
  • [9] Habitat range and phenotypic variation in salt marsh plants
    Richards, CL
    Pennings, SC
    Donovan, LA
    [J]. PLANT ECOLOGY, 2005, 176 (02) : 263 - 273
  • [10] Consequences of an Allee effect in the invasion of a pacific estuary by Spartina alterniflora
    Taylor, CM
    Davis, HG
    Civille, JC
    Grevstad, FS
    Hastings, A
    [J]. ECOLOGY, 2004, 85 (12) : 3254 - 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