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增加值分解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研究综述

被引:10
作者
伍先福 [1 ,2 ]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贸易增加值; 总出口分解; 全球价值链; 分工地位;
D O I
10.14089/j.cnki.cn11-3664/f.2019.04.004
中图分类号
F746 [世界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贸易增加值分解理论是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研究的基础。基于贸易增加值分解理论得到的增加值分解指标,可多视角测度全球价值链地位。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贸易增加值分解理论研究经历了从传统总出口中剥离出垂直化贸易指标、对增加值出口进行分解、对总出口进行增加值完全分解、分解法的提升与反思等几个阶段;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方法可概括为改善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标法、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法、全球价值链出口复杂度指数法等三种,分别关联应用了增加值分解理论所构建的增加值系数、中间产品出口国内增加值(IV)与中间产品进口国外增加值(FV)分解核算式、完全国内增值系数的间接或直接核算式等。总体来看,无论是贸易增加值分解理论研究,还是基于贸易增加值分解理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研究,均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不够简练,贸易增加值分解理论缺乏应用指南性研究,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标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标尚未完全匹配,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无法完全体现价值增值规律,出口复杂度指数未体现分工环节的异质性等,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因此,为进一步推进贸易增加值分解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研究,一方面,贸易增加值理论研究应强化对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的关联应用;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地位测度研究应与贸易增加值理论相结合,更好地体现价值增值规律与分工环节异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投入产出分析 [J].
王恕立 ;
吴楚豪 .
财经研究, 2018, 44 (08) :18-30
[2]   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基于Koopman的地位指数和Fally的长度指数分析 [J].
李焱 ;
吕品 ;
黄庆波 .
国际贸易问题, 2018, (04) :24-35
[3]   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研究 [J].
赵玉焕 ;
李彦敏 .
国际贸易问题, 2018, (01) :71-82
[4]   本土市场规模扩张如何引领价值链攀升 [J].
戴翔 ;
刘梦 ;
张为付 .
世界经济, 2017, 40 (09) :27-50
[5]   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改善了吗?——基于改进后出口上游度的再评估 [J].
张为付 ;
戴翔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 (04) :90-99
[6]   创业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效应与机理 [J].
田毕飞 ;
陈紫若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6) :136-154
[7]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的动态变化及国际比较——基于贸易增加值的视角 [J].
程大中 ;
魏如青 ;
郑乐凯 .
国际贸易问题, 2017, (05) :103-113
[8]   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微笑曲线”存在吗?——基于增加值平均传递步长方法 [J].
倪红福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 33 (11) :111-126+161
[9]   非等间距产业上游度及贸易上游度测算方法的设计及应用 [J].
周华 ;
李飞飞 ;
赵轩 ;
李品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 33 (06) :128-143
[10]   生产分割的演进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生产阶段数的考察 [J].
倪红福 ;
龚六堂 ;
夏杰长 .
管理世界, 2016, (04) :10-2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