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动态支撑诱导训练对中重度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蔡可书
许光旭
侯红
吴玉霞
伊文超
沈滢
范亚蓓
罗予
陆晓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来源: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脑损伤;
动态支撑诱导训练;
下肢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支撑诱导训练对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支撑、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中、重度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7例。2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强调患侧下肢动态支撑的诱导训练。于训练前、训练40 d后和训练60 d后采用中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Berg平衡量表(BBS)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别评定2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结果训练前,2组患者间的CSS、BBS、F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0 d和60 d后,2组患者的CSS评分、BBS评分和FAC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训练60 d后,其CSS评分与组内训练40 d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训练60 d后,其BBS评分和FAC评分与组内训练40 d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0 d后,治疗组患者的的CSS评分、BBS评分和FAC评分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60 d后,治疗组患者仅CSS评分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BS评分和FAC评分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侧下肢动态支撑诱导训练可促进中重度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支撑、平衡能力、步行能力的恢复,加快康复进程,提高康复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665 / 66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