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郭国际
邓医宇
茹立强
田代实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2]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胆碱能神经; 电针; 海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9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的影响。方法 将 48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 4组 :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模型非治疗组 ,每组 12只。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再灌注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 ,应用避暗法、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电针对大鼠的记忆功能及海马胆碱能神经的影响。结果 电针治疗组中有记忆力的大鼠占 5 4.5 5 % ,模型非治疗组为 9.0 9% ,电针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非治疗组 (P <0 .0 1) ;电针治疗组的海马胆碱酯酶阳性纤维的密度亦明显高于模型非治疗组(P <0 .0 1)。结论 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胆碱能神经的密度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大鼠拟“血管性痴呆”模型的改进
    王蕊
    杨秦飞
    唐一鹏
    房良敏
    胡京红
    贾绪东
    洪庆涛
    [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0, (10) : 51 - 53
  • [2] 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许能贵
    易玮
    马勤耘
    许冠荪
    朱舜丽
    陈全珠
    [J]. 中国针灸, 2000, (04) : 45 - 48
  • [3]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概况
    黄诚,陈汉平
    不详
    [J]. 中国针灸 , 1997, (01) : 61 - 63
  • [4] 脑缺血时大鼠大脑皮层乙酰胆碱含量变化的动态观察
    邢宏义,王才源,关新民
    [J]. 神经科学, 1996, (03) : 120 - 124
  • [5] 试析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传变与针灸作用及经络现象的关系
    林真
    [J]. 中国针灸 , 1996, (01) : 43 - 45
  • [6] 针灸临床学[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孙申田,高维滨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