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植物系统有机碳的分布与流动

被引:62
作者
田应兵
熊明彪
熊晓山
宋光煜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
[3] 重庆
[4] 重庆
关键词
湿地; 土壤-植物系统; 有机碳; 若尔盖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湿地碳素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湿地研究的热点。国内对沼泽湿地碳循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江平原,其它地区则鲜见报道。若尔盖高原位于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冷湿的气候条件下沼泽十分发育,泥炭贮量丰富,沼泽面积和泥炭资源贮量均居中国首位。为了评估该区湿地;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作者以该区分布最为广泛的 3种沼泽植物群落——木里苔草(Carex muliensis)群落、乌拉苔草(Carex meyeriana)群落和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群落以及最为典型的3种湿地土壤——泥炭土、泥炭沼泽土和草甸沼泽土为对象,采用田间腐解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高原湿地植物——土壤系统中有机碳的分布与流动,其目的在于:1)探明该区湿地土壤有机碳的数量与分布状况;2)了解植物碳在向土壤流动过程中的消失与残留情况。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湿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一般较高且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在植物由活体—立枯—残落物的不同阶段,植物不同化学组分中碳的消失率各异,其中易分解组分碳的消失率最大(3种群落分别为61.37%、69.59%和66.34%),木质素碳的消失率(44.53%~52.98%)略大于纤维素碳的消失率(38.23%~43.86%),3种群落植物碳的总消失率分别为53.8%、60.03%和55.18%;3种群
引用
收藏
页码:490 / 4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Methane emissions from natural wetlands: Global distribution, area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heristics of resources. Matthews E,et al.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 1998
  • [2] Methods in plant ecology. Chapman SB. . 1976
  • [3] Progress toward predicating the potential for increases emissions of CH4 wetlands as a consequence of global warming. Burke M K,Houghton R A,Woodwell G M. Soils and the Greenhouse Effect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