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用于非特异性腰痛治疗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童艳 [1 ]
郭险峰 [1 ]
张兰 [1 ]
吕艳伟 [2 ]
机构
[1] 北京积水潭医院物理康复科
[2] 北京积水潭医院科研处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运动疗法; 物理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1.5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研究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Tergumed)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将4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接受Tergumed治疗,B组采用传统治疗,即主动运动配合磁疗和中频电温热治疗。在患者初次就诊、治疗7周后分别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RDQ)评价其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程度,同时测量躯干肌(屈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长收缩肌力。结果:治疗7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RDQ评价值、躯干肌等长收缩肌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A组躯干肌等长收缩肌力的各项参数指标增加幅度明显优于B组(P<0.001),两组间患者VAS评分、RDQ评价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ergumed治疗可以显著缓解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在增强躯干肌力方面优于传统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1161 / 11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慢性腰痛患者功能障碍与生存质量的研究 [J].
刘颖 ;
杨少峰 ;
陈丽霞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 25 (01) :31-34
[2]   生物反馈治疗中的控制论和熵原理 [J].
赵妍 ;
王庭槐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 (11) :49-52
[3]   下背痛的物理治疗 [J].
顾新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 24 (01) :86-88
[4]   平衡罐疗法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 [J].
刘保新 ;
徐敏 ;
黄承军 ;
马立嵩 ;
娄宇明 ;
梁柱 ;
梁伟斌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 (06) :572-573
[5]   McKenzie与腰痛康复新进展 [J].
赵敬璞 ;
吴建贤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03) :288-290
[6]   腰痛患者姿势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J].
罗春 ;
王宁华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01) :90-93
[7]   824例下腰痛临床分析 [J].
刘进 ;
吴兴 ;
邹锦前 ;
吴玉琼 .
颈腰痛杂志, 2005, (06) :458-459
[8]   汉译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评估下腰痛患者的可靠性 [J].
何高 ;
张建湘 ;
申才良 ;
杨庆国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5, (04) :242-244
[9]   下腰痛的运动疗法 [J].
倪国新 .
现代康复, 2001, (12) :88-89
[10]  
The lumbar multifidus: Does the evidence support clinical beliefs?[J] . David A. MacDonald,G. Lorimer Moseley,Paul W. Hodges.Manual Therapy . 200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