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先秦道家“益损”说的启示

被引:8
作者
杨启亮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教学论; 本土化研究; 道家“益损”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4 [教学法和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本土化既是本土文化传承的稳定存在样态,也是异质文化借鉴的"化为本土的"变化过程样态,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研究,在继承教学传统问题上的食古不化和文化虚无,在借鉴外国教学论问题上的食洋不化,在对待教学实践问题上的居高临下和简单化都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先秦道家的益与损的关系学说,以朴素的方法论思想,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启示:仅拥有广博的学习积累是不够的,要不断地悬置和减损具体学问,寻求自然无为(不妄为)的"道",然后才可能有"无为而无不为"的创新境界。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变革 [J].
李松林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01) :16-21+43
[3]   “言说”的教育内涵及其价值 [J].
罗秋明 .
教育评论, 2004, (01) :74-77
[4]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现象学意识 [J].
宁虹 .
教育研究, 2003, (11) :64-68
[5]   倡导体验式的教育学术论文风格——作为读者、作者与编辑的体验 [J].
陈彩燕 .
学术界, 2003, (04) :135-141
[6]   论教育学中关于“生活世界”的话语 [J].
谭斌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1) :76-82
[7]   教学:一个可能的价值世界——教育的价值关怀 [J].
刘铁芳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04) :7-11
[8]  
教育言说别故弄玄虚[N]. 中国教育报. 2009 (003)
[9]  
回归现实生活世界[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文阁著, 2002
[10]  
理解与教育[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金生〓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