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

被引:42
作者
张殷波
马克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保护植物; 区系; 地理分布; 热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 GIS;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297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有关濒危物种分布区的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和濒危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和标本记录,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所列物种(包括即将发布的物种)为研究对象,从全国尺度上对我国保护植物的区系成分组成以及地理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共计2177种,隶属于130个科、484个属;2)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既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起源古老,同时也有明显的温带过渡性,且特有成分丰富;3)水平地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和台湾,其中云南、四川、广西、西藏、贵州、台湾为保护植物分布的热点地区;4)垂直分布范围很广,主要集中于800~1600m的低山和中山的海拔范围内,海拔梯度呈现单峰规律.本研究将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的确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670 / 16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广西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特征 [J].
黄仕训 ;
唐文秀 ;
王燕 ;
骆文华 .
福建林业科技, 2006, (04) :169-173
[2]   长白山区杜鹃花科稀有濒危植物的区系特点和保护评价 [J].
周繇 .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393-396+406
[3]   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研究 [J].
方彦 ;
谢春平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138-140
[4]   中国西南地区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植物区系地理 [J].
唐兰 ;
何平 ;
肖宜安 ;
刘云 ;
张仁波 ;
李桂强 .
广西植物, 2006, (02) :132-136+208
[5]   基于空间分析的保护生物学研究 [J].
江洪 ;
马克平 ;
张艳丽 ;
朱春全 ;
James R.STRITTHOLT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562-578
[6]   物种分布区研究进展 [J].
张文驹 ;
陈家宽 .
生物多样性, 2003, (05) :364-369
[7]   中国濒危鱼类、两栖爬行类和哺乳类的地理分布格局与优先保护区域——基于《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分析 [J].
陈阳 ;
陈安平 ;
方精云 .
生物多样性, 2002, (04) :359-368
[8]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里程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出台 [J].
于永福 .
植物杂志, 1999, (05) :3-3
[9]  
Conservation Biogeography: assessment and prospect[J] . Robert J.Whittaker,Miguel B.Araújo,JepsonPaul,Richard J.Ladle,James E. M.Watson,Katherine J.Willis.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 2005 (1)
[10]  
Species distributions, surrogacy, and important conservation regions in Canada[J] . Leanna D.Warman,David M.Forsyth,A. R. E.Sinclair,KathrynFreemark,Harold D.Moore,Thomas W.Barrett,R. L.Pressey,DenisWhite.Ecology Letters . 200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