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信用建设研究:基于法制视角

被引:5
作者
于新循
刘琳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政府信用; 信用缺失; 法理基础; 立法原则;
D O I
10.13734/j.cnki.1000-5315.2013.02.015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作为"第一信用"的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也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政府信用建设意义重大。目前,政府失信行为在国内引发了信用危机,导致了一系列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政府信用缺失的分析揭示,法制建设乃关键所在,亟待因应改观。当务之急应当完善政府信用立法,注重在所确立的立法基本原则基础上,对政府信用进行系统化规制,形成立法上配套完整的运行机制,有效保障行政活动得以在阳光下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的法律途径探讨.[D].张春.苏州大学.2010, 06
[2]  
中国政府信用缺失问题研究.[D].顾莹莹.郑州大学.2005, 08
[3]  
政府信用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谭泽林.中南大学.2004, 06
[4]  
转型时期宏观调控中的政府信用及其法治保障研究.[M].王新红; 著.人民出版社.2011,
[5]  
政府信用论.[M].章延杰;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选编;.商务印书馆.2002,
[7]  
联邦党人文集.[M].(美)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等著;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
[8]  
论法的精神.[M].(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59,
[9]   在宪政道德与法律责任之间——论政府信用立法的可行性 [J].
冉艳辉 ;
于新循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7 (04)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