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属药用植物的rDNA ITS区SNP分子标记与位点特异性PCR鉴别

被引:21
作者
罗玉明 [1 ]
张卫明 [2 ]
丁小余 [1 ]
沈洁 [1 ]
保曙琳 [1 ]
褚必海 [1 ]
毛善国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 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
关键词
紫苏属; rDNA ITS区; 单核苷酸多态性; 位点特异性PCR; 分子鉴别;
D O I
10.16438/j.0513-4870.2006.09.008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分析单种属———紫苏属各变种间rDNA ITS区的序列以及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现象,设计出位点特异性PCR引物,用于紫苏属各变种间的分子标记鉴别。方法对紫苏属各变种多个体的rDNA ITS区全序列进行了准确测定,运用C lustral X 1.8,MEGA 3.0进行排序并进行SNP分析,从而设计出鉴别各变种的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PCR鉴别引物。结果紫苏属各变种(紫苏、白苏、鸡冠苏和耳齿紫苏等)的rDNA ITS区全序列共有615~618 bp的长度,ITS1为233~235 bp,5.8S为179 bp,ITS2为203~204 bp,GC含量为61.5%61.9%。从rDNA ITS区碱基变异的整体情况来看,紫苏属各变种间不仅在非编码的转录间隔区ITS1和ITS2内存在非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ncSNP),而且在保守的5.8S编码区内也存在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即编码区SNP(cSNP),所有的SNP均只具2等位多态性。5.8S区cSNP的出现与产生该变异的变种出现的显著形态差异关联。本文还利用这些SNP位点设计出了鉴别紫苏属各变种的位点特异性PCR引物,无需测序即可对紫苏属的原植物及“苏子”、“苏叶”等药材进行有效准确的分子鉴别。结论紫苏属药用植物rDNA ITS区存在的SNP可用作紫苏属各变种鉴别的分子标记。
引用
收藏
页码:840 / 8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Identification and mapping of SNPs from ESTs in sunflower [J].
Lai, Z ;
Livingstone, K ;
Zou, Y ;
Church, SA ;
Knapp, SJ ;
Andrews, J ;
Rieseberg, LH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5, 111 (08) :1532-1544
[2]  
SNPs, SSRs and inferences on cassava’s origin[J] . Kenneth M. Olsen.Plant Molecular Biology . 2004 (4)